如何解读小学数学教材?
今年暑假我刚好带了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班,对于新教材的理解应该还算比较有发言权。 先说结论,新的小学教材更加重视计算能力(通过应用题来考察),对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有所减弱;更加关注数学的本质,向素质教育靠拢,同时减少了繁琐的计算(当然对简单计算的要求提高了),有利于减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难度等。
下面就分别说说每册教材的内容,同时给出我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年级上册:这一册教材主要考察的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同时引入了乘法和除法。关于这部分内容,教材的编排是前后呼应的,在后面学习除法的时候又返回来复习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乘除法的意义。关于这两部分内容,建议老师不要强行去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这样做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对于简单计算的训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两位数的相加、相减),这个训练不要只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回家后也应该有相关的练习。
一年级下册:这册书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平方和立方,以及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又补充了百分数的概念。在这一册书中,对于数学概念的定义不再是通过强行灌输了,而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体验,学生在明白了这些概念的意义之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加深对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一些繁琐的计算在这时已经减少了,但对于那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却要求更深入了。所以建议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通过自己阅读来完成对于新知识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这册书的知识点是比较实用的,也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册书,因此可以在教学中适量加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内容,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得到相应的锻炼。
二年级下册:这册书主要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公式法与割补法),以及立体图形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学习这些公式的过程当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公式的来由,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这些公式。同时,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后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但习题的难度应该适中,过于困难或者简单的题目都应该予以剔除。
三年级上册:这册书主要学习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相关知识,以及周长、面积、体积单位方面的内容。在讲解新知时,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获得答案,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宜过多插手。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留些时间来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达到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年级下册:这是数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包含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小数点移动变换数和位以及方程等内容。在这些知识前,应先让同学们自学,然后通过讨论来学习这些方法的真正含义,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在学习这些新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衔接,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对最新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先分析到这儿,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再补充。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