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五行为什么?
1.从个人角度讲,巫五行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初期得到了广大贫苦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和参与,但到了后期政治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宗教信仰也发生变异(由拜上帝教转变为基督教),而且洪秀全本人具有强烈的独裁倾向,使得曾经充满战斗精神的太平军渐渐堕落,军纪也日益涣散;同时清政府对太平军的镇压使北方的捻军、山东的张乐行部、四川的大西军等纷纷而起,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太平军的合围态势,这使得已经失去民心(主要是农民)的太平军处于内外交困之中,而巫五行正是诞生于这样的一个时代。
2.从社会阶层角度看。封建王朝末年,农民起义往往是席卷各地;而太平天国起义不同于以往,主要冲击的是地主阶级(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中有很多措施都是针对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因此当太平天国运动时,以地主的士绅阶层(比如洪杨起事后投靠洪秀全的地主胡以晃、王有龄等在太平天国阵营中的地位很高且备受信任)往往站在了清政府的背后,联合起来对抗太平天国;而作为无田无地的游民(包括流氓无产者和破产的农民)则很容易接受太平天国的主张从而加入太平天国或支持太平天国,于是太平天国在初期获得了巨大的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又反过来刺激和推动了太平天国更加激进,最终导致了洪仁玕等人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而巫五行这一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政治运动正好迎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因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3.从地域上看,以长江中游为基地的太平天国未能彻底解决上游的敌人(清朝政府),导致西南与西北的叛乱不断(尤其是西北地区,因为当时维吾尔族上层大多与清廷合作);而同时期的南方又有苗民的起义,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清廷对长江中游地区控制力的削弱,给当地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