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幼儿园学费多少?
现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早教也已经成了大多数孩子所追求的,而说起早教中心,很多人也是有点不懂的感觉,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上早教中心就是浪费钱,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大家知道2岁的小孩适合上早教吗,在家长的选择中学前教育哪个部门较好呢?
在国外,早教、幼儿园乃至家庭教育,都是社会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普遍关注,且很有成效。就学龄前教育这一部分而言,外国的幼教人员所起的作用,远比中国大。中国幼教一线人员太少,而且不稳定,工作很辛苦,收入又不高,在家长、社会、幼儿园三方的关系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很多时候起到的是维持家庭、小区秩序的作用。
中国的《民法》规定:8周岁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分的事实行为人。也就是说,18岁之前的人都是未成年人,而18岁之后的人就是成年人了。
国外对学龄前儿童的保护也很严格。如日本和韩国,幼少儿不允许在夜间单独出门,不允许饮酒、吸烟、吸毒;非法贩毒、非法携带武器、做危险游戏、夜不归宿都是触犯刑律的。
中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基本上是“继承式发展”的,即基本上是在“大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的“小统一”,就是各个省级行政区内的教学安排都是一致的。而国外教育是“创造性”的发展,各个州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教学目的上,中国强调的是“双基”(掌
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西方强调的是“三基”(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四会”(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阅读,学会书写,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
在对知识的认识上,中国更多地强调客观性与精确性,排除思维成分,排除主观想象;西方则更强调主观性与发挥性,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主张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注重从多维度思考、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发现。
现在孩子学习负担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加课、补课,找家教,到国外“拼命”,而国外则是宽进严出,考试成为学生升学的主要依据,学校、家长、社会再也不像中国高校招生时那样拼命“掐尖”、“挑选”了。
孩子2岁后应该上早教吗?
2岁的宝宝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完全,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处于懵懂状态,其实不宜参加任何兴趣班或早教机构,毕竟这些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其成本还比较高,不建议参加。
家长需要学会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2岁还太小,多陪孩子看看书,增长知识,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上培训班,让孩子去适应培训班,而是需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适当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认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3岁后适合接受早期教育:
1-3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人从动物进化成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从3岁开始,因为3岁之前婴幼儿处于本能的生活状况,生活就是生物的生存与繁殖,3岁之后由于语言的出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人开始了真正的人的生活。因为有了语言和思维,人超越动物开始表达和表现自我的本质力量。
儿童心理主要特征在3岁才会出现:
3岁是儿童人格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这是由儿童生理和组织结构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生理的发展使得儿童的思维、感觉、知觉、言语和想象活动等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使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系有了特殊的感情和丰富的表象,有了意识、欲望和需要,有了自我和他人的观念,这就是说,到了3岁时,儿童心理主要特征才出现,3岁之前都是发展的准备阶段。
人的心智成熟也是3岁,这是因为3岁之前婴幼儿的生活是被动的生活,3岁之后开始有主动生活,人的主动生活是从3岁开始,3岁儿童出现自我意识,自我的要求、自我的想法开始,3岁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形成和完善“自我”的表象系统,3岁才是自我观念的萌芽,3岁之后儿童开始有比较明确的“我”的概念,开始觉察和体验自己内在的复杂情感,有了同情、怜悯、喜欢和厌恶这类情感,而且能觉察别人的这些情感,3岁之后才能在心理和感情上称得上是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3岁是一个标志,3岁之前是幼儿被动的学习时期,3岁之后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时期,3岁前主要是模仿和记忆,3岁之后才表现为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3岁之前一般表现为动作或者简单直观的形象思维,3岁之后表现为抽象思维,3岁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主要是顺应自然,3岁之后则表现为超越自然或者人为,开始通过语言的表征达到对于现实的超越,这是普通3岁儿童心理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