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宝宝能用退热栓吗?

公冶菡敏公冶菡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排除药物过敏,如果以前用过,这次用药后症状加重,及时停药就医! 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之一,虽然高热可能引起婴儿高热惊厥,但一般很少导致脑损伤[1]。所以一般情况,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得好,即使体温达38.5℃以上,也不必过分紧张,可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贴退热贴),多喂水,必要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等对症处理。 一般48小时症状会消失。

但如发热持续,甚至热退后又再发热,应及时就医,寻找原因并治疗。 那么如何给宝宝有效降温呢? 首先,要清除身上多余衣物,宝宝皮肤娇嫩,脱衣过多会增加散热负担;同时,解开衣物扣子,减少衣物与身体部位的接触,有利于散热。其次,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温水擦浴(注意不要擦拭枕部、颈部及腹部,以免引起呕吐腹泻)、敷温湿巾、降低环境温度等,都是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

最后,在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和外用两类。口服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 和布洛芬 等,适用于各种发热。外用药主要有冷敷剂 和 乙醇浴 等。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给宝宝用药,切忌擅自滥用。 多喝温开水有助于宝宝发汗散热,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但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大量喝冰水,以免刺激肠胃,引发腹痛等症状。

潘蒙溯潘蒙溯优质答主

12岁以下儿童发热患者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建议: 对于儿童急性发热的患者,推荐的首选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于3月龄以上儿童,如果体温超过38℃,或因发热出现了不适和明显的活动力下降,可以使用退热药。

家长最担心宝宝体温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因此,一旦宝宝体温稍有增高,就盲目急慌慌地用上多种药。 事实上对于一般儿童可先用一种退热药,在服药后6小时内若不能有效降低体温可加用其他种类的退热药。退热药在6小时内重复使用一般不超过2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儿童使用的大多数感冒药、感冒症状片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合并应用,可能导致重复用药、用药过量;而且这些复方药物一般也没有标明药物含量, 不能按需使用。

发热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是疾病的信号,积极用药退热不一定表示病情好转,而可能是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儿童 一般在体温大于38.5℃,或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时,才考虑使用退热药;在选择退热药时,首选口服易吸收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使用泰诺林、感愈胶囊等复方制剂, 不建议交替使用。

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应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排除重症疾病可能,防止误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