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子五行属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周易》与“阴阳五行”是分开来讲的。 《易传·系辞上》说得很清楚: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明参天地,品物流行。
是故,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文明以止,人文也;道德玄黄,宇宙洪荒。故大人之至德纯孝,而百姓与知焉。” 所以,判断事物的属性,只能根据其构成的成分和形态,以及它们在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进行。 比如,从组成元素看,铁是金属,金是矿物(土的附属),木是植物(土的附属),水是流动的液体,火是物质燃烧产生的光热等等。这些元素的阴阳、五行属性是很清楚的,因此它们的排列组合所具有的特性也是相对独立的。
再如,从形态上看,山是静物,水是有形液体,云是气态,风是移动的气流等等,它们的状态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也有区别。 阴阳五行是一个宏观上的特性抽象,它们之间的作用也是相对的。比如说水多会淹死生物,但是深海里的鱼类却不少,这是因为水多而阴盛阳微的缘故;又比如说金能克木,但斧头砍伐树木的效率并不高,这是由于木多而阳盛阴微的缘故。所以,阴阳五行并不是绝对的作用与否。
至于说到“干支”,其实它是古人把天干地支用于记录时间的方式而已。在天干地支中,每一个字都同时带有阴阳五行属性,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用干支来记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每一天都是一个周期循环;用它来计月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个月都有朔望圆缺;用它来计算年份更是不可行,因为每一年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结果。于是,古人就采用“六十花甲子”的方式来推演岁月流年。
“甲木”属于阳木,“乙木”属于阴木——“甲戊兼并”,“丙丁属阳”;“壬癸兼并”,“甲乙属阴”——这就是十天干的阴阳属性。 而地支则是另外一套计算方式——“卯酉属火”“寅申属木”“巳亥属水”“子午属阳”“丑未属阴”——这是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 上古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建立起阴阳五行干支体系后,发现它对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有着无穷的奥妙之处,于是就将其神化,作为自己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就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意思说是人死了之后有没有灵魂,如果有的话它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无法知道的,也无法证明,因为人的肉体死亡后,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只有神才知道。同样的道理,古人发现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很奇妙,也很有效,已经足够指导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于是他们也用类似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起源与演化的问题——无需知道得更详细,因为知晓得越具体就越容易犯错误。这也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