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稷”在《说文》中的解释是“种之谷物也,一曰百谷之王” 段玉裁注云 “按周礼、月令、大司农疏皆以稷为禾,此云‘种之谷物’者,以与黍苗相似故也;云‘百谷之王’者,举其尊,非尽言百草之名。” 根据段注可知,东汉经学家桓谭在为《新唐书·律历志》作注时,已经将稷释作粟了。
而宋人洪兴祖在为《楚辞补注》作注时,明确说到“稷,今五谷之一,即粱也。”(见郭沫若等编撰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根据以上材料可知,汉代和宋代都认为稷就是现在粮食作物中的小米。 但是现在的学者大多认为古人所说的稷指的就是高粱。 (见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态》)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一看法。原因如下:
1.从字形上看,“稷”字的构形应该是会意兼形声字。上部分象禾穗的形状,下部分像声音(字音)。表示声音的下部偏旁在古代常常加“口”,所以从字形上也应解读为“声”。而“声”的古文字书写形体相当多,都象高梁的样子,所以“稷”的字形也应当是高梁的样子。
2.古书关于稷的记载很多和现在的谷子完全不同。如《周礼》载“祀稷于上帝”,郑玄注引汉儒说“稷,高粱也”正可与上古文献相印证。又《国语》提到周代的食粮说“粢盛秬鬯”韦昭注“粢,稷也。……秬鬯,黍稷之酒。” 可见古书中的稷都不指现代的小米,而是指一种籽粒较大、用来酿酒的高粱。
3.现代人用考古资料支持他们的观点。如赵朝胤教授认为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的秦墓中随葬陶甑(蒸饭的器具)内往往有夹砂红陶片,这些陶片经过测量,发现直径大约8厘米左右,厚度约0.6~0.7厘米,正合粟、米的形状。而且这种圆滚滚的陶片中,有一半看上去像是锥形的谷尖。据此他推论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的甑中所盛的应是粟或米,而不是现今的稻子。(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集锦》) 河北省易县西曹庄战国中山王王墓中也出土木炭灰,其中碳14测定年代在公元前250年-前230年左右之间。1982年,该墓出土一件高16.5公分、口径9.7公分的陶釜(做饭的器具),里面放着七颗圆珠状的东西,据鉴定是粟。(见李零著《青铜器的造型与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