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可属什么?
在《洪范》之中,对五行的描述是这样的: “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里并没有说“行”是什么含义!实际上,这里的五行并不等同于后代六十四卦的五行。因为在《周易·系辞》中说: “子曰:‘知周乎万物,其道顺乎?’”又载: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古人理解当中,世界是由阴阳两种力量推动的(当然,阴阳也不是后世定义中的阴阳)。而这四种图形,就是由这阴、阳两种力量不断推移变化产生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种解释方式: 这种解释方式,被称之为“象数之学”。它强调的是自然界或者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物理形态。因此“形”在这里面就非常重要啦!而土则因为具有“形”的特征而被列入五行之一。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继续推演下去的话,那后面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多得是不能用五个字就能完全概括的啊!比如说人吧!这就不是五行所能囊括的了!但是人又是客观存在的呀!怎么办呢?古人就采用了变通的方法——在人上面加上一个“仁”字来作为人的特征,从而把“五行”扩大到人所独有的这一属性上来。
这样一来,五行就变成了“仁、义、礼、智、信”了。但问题是没有这么说过的呀!古书就是这么记载的,我们也只能这么写了。其实,这个所谓的“仁、义、理、智、信”与“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当这个转化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可以产生新的东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