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行是什么属性?
首先明确一点,张五常并没有声称自己的理论是属“象”的。 他一直说的都是经济学,且反复强调他是“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 关于他的理论到底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他把制度因素引入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形成了新的模型和理论。 也就是说他做的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不是“玩物丧志”的学术。 从他的著作来看,他有很明确的理论指导思想,就是凯恩斯主义。 张五十经常提到的凯恩斯的《通论》,张五常说凯恩斯的书给了他很多启发;张五常常引用凯恩斯的话来解释经济现象。
所以,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确认他的学说是属于凯恩斯主义的。而凯恩斯主义自然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正统。 用凯恩斯主义来解释现实问题,这是经济学的正统。用凯恩斯主义来研究宏观政策,这是经济学的正统。 但张五常并不满足于凯恩斯主义,他想的是如何把包括产权制度和交易费用在内的制度要素纳入到凯恩斯主义中来,从而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
为了说明怎么纳入制度元素而不至于让凯恩斯主义体系坍塌,他特别读了贝克尔(诺贝尔得主)的《博奔论》,认为微观经济学的许多分析框架是可以用来分析“非理性”行为的,这些“非理性”其实就隐含着制度元素的作用。 所以,张五常的最终愿望是把凯恩斯主义作为经济学的“公理化”体系,这个体系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如何运用这个体系。 张五常想的是,通过读贝克尔的《博奔论》,找出“非理性”行为(即所谓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原因,然后通过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之进行矫正,使得凯恩斯主义能够继续行得通。
可以这么说,张五是想把经济学变成像数学一样形式化的科学,只是这种追求有可能缘木求鱼甚至南辕北辙。因为他可能忽视了人类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但无论如何,张五常至少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证明了中国经济崛起是可以用的经济学。
第二,他把凯恩斯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后凯恩斯主义。 因为凯恩斯本人也没有想到凯恩斯主义会如此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