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方面,主要是解决北京市与周边省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污染治理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 产业方面,重点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抑制地产化倾向,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迁部分功能的效果。 在人口分布上,逐步把一些原来属于北京的职能转移到河北和其他区域,减少对首都功能的集中挤压,促进北京与周边地区人口的均衡发展。 但从实际情况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远不如想象的那样顺利。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聚集了全国大部分优势资源和中央机构,要想一下子全部转移出去实属不易。另一方面,作为首都,无论政策如何倾斜,北京的城市定位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而周边城市特别是天津和廊坊,虽然拥有广阔的周边地区和强大的生产力,但毕竟离着太远,无论是地理还是观念上,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赶得上来的。所以这就导致了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且这种失衡还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恶性发展的趋势不断蔓延。
以交通运输为例。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度实施计划》显示,到2015年,三地公路里程将达到3.68万公里,比2014年增加5%。其中,高速公路7900公里,新增3000多公里。然而,随着高速路的不断延伸,交通拥堵也进一步加剧——2015年,三市中车辆增长近20%,道路增长仅1%,平均车速却下降了6%。 从航空来看,作为首都机场的补充,新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成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大基建项目,建设过程堪称是一波多折。
最后,在港口建设上,尽管京唐港等已具雏形,但由于天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天津港依然“一家独大”,未来很难有其他港口能够与其争夺市场。
而在制造业方面,虽然北京工业用地已经十分紧张,但为减轻污染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仍然被不断向外转移。不过,由于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需求很大,因此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