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是何生肖?
这个问题好! 首先明确一点,《礼记·月令》提到的“孟春之月,蛰虫始振”的“蛰虫”并非指冬眠的虫子。因为立春时,阴阳交泰,沉睡了一冬天的昆虫都被唤醒了,此时它们其实都已经进入了活动期。所谓的“蛰虫”指的是藏于洞中,未出洞活动的昆虫,也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的那些“鱼”——这些“鱼”,实际上也是处于休眠期的昆虫。
为什么把要唤醒它们的季节定为立春日而不是冬至日呢?这其实是因为古人把立春视为新一年的开始——从冬至开始算起来,到了立春,正好是一岁之首,所以这一天的天气变化和昆虫活动都能代表整年之物候,具有典型性。 而过了立春之后,冰层开裂,鱼儿浮到水面呼吸,这时候再打的鱼才能代表整个春天,所以这时才有了“惊蛰”这个词。
那么按照这种定义,“惊蛰”之前当然就包括了正月、二月这两个月份。由此可知,《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正月)”“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二月)”描述的正是惊蛰前后农民下田春耕的迹象。 这时候的节气特点其实就是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开始复苏。而“蛰虫”既然已经苏醒,那就是属于“草木”或者“鸟兽”这类自然界的其它生物。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套,“虫”字旁的那个“亥”字应该属于植物范畴,对应农历十月;而被“卯”字包围的那部分,表示的是一个月里有几天出现早晨有露水、白天阳光充足的气象现象,这对应着公历的三四月,即春季前期。 所以结论来了,冬季动物里的“蜇”对应十月,其中自然是包含十月的猪和十二月的鼠;而春季植物里的“芽”则对应三月和四月,因此蛇就是三月的生肖。 至于那个“亥”字里的“虫”,古人并没有给它赋予特定的含义,它代表的就是“冬眠的虫豸”,所以这里面的虫应该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