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姐是谁?
这,真的是我答过的最奇葩的问题了之一。 先告诉你答案吧,美国没房姐,中国也没房哥!(虽然之前有个叫杨臣刚的自称房哥,但是。。。他好像根本不关注房地产) 在知乎提这个问题的人很多,我也曾在几个问题下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简而言之,这种话题其实没什么可洗的,中国人有钱没钱都愿意花点钱找点乐,美国人也一样。 中国有“北上广”,所以有了“房哥”、“房姐”;而美国的“北上广”没有中国的那种聚集效应,也没有像中国人民一样省吃俭用攒钱买房的传统,很多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所以你看,同样是在“北上广”,在美国是没有“房哥”“房姐”的,只有“房奴”。
以旧金山为例,这里聚集着大量高科技公司,例如Google,Facebook等等,这些公司里很多员工都能拿很高的薪水,但是这些高收入的群体并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以至于每次房价上涨,都不是因为新贵们的涌入导致的。
2014年旧金山的房价大涨,平均单价从年初的600多美元每平方英尺涨到年末的800多美元每平方英尺,但这里的房屋销售数量却从一年2万降到7千套,这个数字还是包括所有住宅的类型(公寓,独栋等)的。 相反,在纽约,尽管平均房价看起来要比旧金山低不少,但是那里的住房供给量却要少的多。
根据Census的数据,2015年年中,纽约市一居室公寓的平均租金达到了2936美元每月,比旧金山还要高出近20%。
最后总结一下:美国不是没有“房姐”,只是没有“北上广”这个聚宝盆而已。 如果硬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这种现象的话,我想应该是“分配效率”。在中国,收入高的群体往往集中在某些城市,导致这些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而在美国,尽管也有高收入人群,但是他们并没有集中居住在特定地区,从而拉高当地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