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五行意思是什么?
我理解的是,“梵”就是“宇宙的,自然的”(原始梵语是Śūnyatā);“五”就是不二的五个方面——色、受、想、行、识,即五蕴。所以合起来的意思是“观察自然的本质”(或“观察事物的本相”)。 这是佛教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探求,而不看重形式上的宗教礼仪和戒律清规等。
《大智度论》卷二十:“问曰:‘若一切法空,云何应受持诵经语?’答曰:‘诸法虽空,而有语言文字功德。’”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虽然一切事物皆无自性,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它们的形象(色),可以思考它们(想),可以记忆它们(识),也可以描述它们(言语)。
《般若经》中讲了许多“空”,如“色空”“受空”“想行空”“识空”“六尘空”“五根空”“五境空”等等,还有“诸法性空”“一切法空”等,但除了最后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外,这些“空”都指的是远离四边八隅的中道实相。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五个方面,同样是观照的对象。 “是诸法空相”中的“法”字,在这里统一指上述的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