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增多表明什么?
1、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 ,从公式看,影响存货的因素主要是采购数量和采购单价;
2、正常的情况下,公司采购数量是随着生产计划逐步实施的,前期不会大批量购进材料,如果当期出现大量的采购,而生产的产量并没有同期大幅增加的话,则很有可能是有虚增采购的数量或者单价的情况存在了,也就是说存在少计提或者不计提应付账款的可能性,导致财务报表的数据缺乏公允性;
3、当然,也有可能是正常的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在期末由于生产计划的调整,产品尚未完工,或者为了实现账期的平衡,提前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也会有存货暂时增长的现象,这种属于正常的波动,在后续期间内会予以冲消;
4、除了观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外,还可以关注一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来进一步验证企业的资金流转是否正常,因为企业如果出现长期负债的局面,而又不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如金融机构贷款)来满足资金需求的话,极有可能形成“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企业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危机之中。
戚建优质答主企业在销售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存货的增多可能是企业为了迎接下一个产销高峰的到来而进行的正常备货行为,但若是存货超出了满足企业产销需求的增加,则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产品开始出现滞销征兆,产品积压较为严重,企业不得不增加存货占用。从长期来看,这必然会加重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对于一些处于产销旺季的企业而言,随着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适度增加存货,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但若存货增加幅度远超过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势必降低,这可能是因为企业未能很好的把握销售市场变化趋势,采购或生产决策未能与销售紧密配合,导致企业产销出现脱节现象:也可能是因为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被动增加库存。
这都会增加企业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之际,因产品严重积压而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一般很难判定一个正常企业的存货究竟应增加到何种程度,这与行业的季节性、行业竞争格局、行业潜在风险以及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等都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