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好吗?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如果没有把风险管理清楚,那就是击鼓传花的骗局,是饮鸩止渴的发展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要尊重金融规律,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的技术。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抢占市场、跑马圈地,追求迅速做大自己的规模,忽视了金融的内在基本规律。第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够规范,很多都没有取得相关资质从事金融业务。第三,缺乏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四,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这种金融模式还存在很多真空地带,容易出现监管套利。第五,容易出现监管的失灵或者真空。第六,容易加剧风险的跨市场传染。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口号其实也是一种一厢情愿,并不是真实的。之所以这么说,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一是成本收益,二是风险定价。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普惠金融的口号说白了就是让利。互联网金融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有利润。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宣称服务小微,宣称普惠金融,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要么是在前期市场开拓之后,后期一定会提升费率,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弥补成本。要么就在前期和后期无法实现成本的覆盖,最终就会被市场淘汰。
从风险定价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风险定价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对消费信贷来说,最常见的是信用卡,信用卡的本质是负债。在发达市场中,个人有数张信用卡是常态,每张信用卡都基于其申请人的收入、财富、个人行为等多种维度进行风向定价,具有独特性。但在我国,信用卡的发行和发达市场有相当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拥抱互联网金融,但是不能够迷失自己,在发展创新的同时,需更加重视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