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总市值是什么意思?
在证券市场中,资产总市值是指某一公司现有流通股市值和非流通股市值的总和,如果该公司还没有上市,则只有非流通市值。
一个公司流通股市值=该公司现时股价*已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市值=该公司现时股价*已发行股票总数-已流通股数一个公司的流通总市值越大,往往说明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越高,相应的,其股价就可能越高,同时,由于市值大,其相对不容易被操纵,股价一般比较稳定。
对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宜用股价的绝对水平来衡量其股价的高低,应用市值来衡量则较为合适。在国际金融市场,大体可将市值分为以下几个档次:5000万美元以下为小微股;5000万美元至2亿美元为小股;2亿至10亿美元为中股;10亿至20亿美元为大股;20亿至40亿美元为特大股;40亿美元以上为超级大股。
在证券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每股净资产"(或称每股帐面价值),也是反映股票的实际价值的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况下,每股净资产越高,股票的实际价值就越大,两者往往呈正相关关系。但股价不是由每股净资产直接决定的,一般还要在每股净资产基数上再给予一个具有一定倍数关系的溢价,这种溢价就是股票的溢价发行。因此,每股净资产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股票上也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