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不是用拍头拉弧圈?
楼上的答案都很全面,我再补充一个知识点, 很多人以为乒乓球就是打旋转球为主的,其实乒乓球的主要进攻手段是击打,而不是旋转(当然,以加转弧圈作为防守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很好地掌握击打球的技巧,加上一定的力量水平,就能在技术上基本通吃了。
为什么强调技术上的包容性呢,因为乒乓球的技术变化太快了,你想练习一种新技巧并运用自如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对手不会给你一个慢慢适应的机会(奥运会,世乒赛等比赛除外),当你还在苦练高抛发球的时候,你的对手已经在练习左手横板了;当你还纠结于直板反手推挡还是横板反手弹拨时,你的对手已经开始练习大满贯了……所以,只有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技术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和对手。
那么怎么练好击打球呢?这是最难的。因为对于击球的发力有很高的要求,不是有蛮力就可以把球打得又急又远。我推荐大家练习手榴弹发球,用尽全力把球用力甩出去,这样能很好地训练肌肉的记忆能力,让肌肉形成条件反射,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落点(加一点:可以结合正胶,生胶打法练习,效果更佳)。
乒乓球是用拍头摩擦球心上方来制造旋转的,这个是乒乓球产生旋转的轴心点与羽毛球拍与网球拍是相同的,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在乒乓球下半部分来制造旋转而已。
在拉球过程中,拍面的角度与挥拍击球的轨迹方向决定了球的旋转大小。拉上下弧圈是一个原理,主要区别是拍面的击球角度与挥拍击球的弧线轨迹不同。
拉下旋时击球角度前仰,挥拍方向是向上方摩擦球的下半部分,产生旋转轴心在球心点往上,击球角度越前倾,摩擦球的下半部分越多,向上方引拍的空间越大,产生的旋转越转。
拉上旋时拍面是垂直甚至后仰,挥拍击球的轨迹向下,同样产生旋转的轴心在球心点往上,击球角度越后倾甚至后仰,向下摩擦球的上半部分越多,产生旋转也越转。
由此可见,下旋(下弧圈)与上旋(上弧圈)产生旋转的轴心点在球心点的上方是同一个旋转轴心点,所以它们的旋转轴心点均不是在球心中心点。
在拉上、下弧圈过程中,无论是拍面击球的角度,还是挥拍的方向,都与拍头无关,只是在击球的一瞬间,拍头在击球的作用力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