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五行属性吗?

戴学广戴学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 问主应该已经知道答案了,还是来瞎叨叨几句…… 学汉语的人应该都会背《百家姓》(虽然我打这个名字的时候很犹豫,毕竟姓和百家姓这两个词的意义已经不一样了嘛!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百家”姓),背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就结束了,后面“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开始重复。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前面123458个字是姓氏用字,每一行四个,共三行,每个字五笔,正好一百个字。而最后六个字每字八笔,刚好多出来一个“王”字作为平衡。

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对称美——先秦典籍如老子、庄子等文本都是重章复句结构,为了对称,往往前一段会重复一些词语(即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的“间架”),这种重复在《诗经》里就更明显了,所以读起来抑或唱起来都很有节奏感。这样的文字是讲究平衡的,所以汉字五行说的来源应该是很稳固的。 不过我很好奇为什么是金木水火土而不是水金木火土呢?查了一下资料,说殷商时五行中缺木,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是被囚禁的神。到了周代,大火星的位置改变了,木又恢复了其生机盎然的神态,因此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并流传至今。看来五行中的木被囚禁然后又放出来的过程和殷商的甲骨文金文有很大的关系,至于为什么是木而不是水或者土呢?难道金生水,水生木?

隆晨浩隆晨浩优质答主

所谓五行,是古人把宇宙万物归纳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性质的事物.其相生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那么,五行和成语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汉语的五行,是由组成汉字的偏旁部首及字义来决定的,成语是由汉字组成的汉语词汇,因此成语就有了相应的五行归属.据初步分析,以字义决定成语的五行者,如云、阴、雨、雪等,属于水;日、灯、焰、烬等,属于火;林、桃、李、梅等,属于木;金、银、铁、锡等,属于金;山、崖、石、堆等,属于土.以偏傍部首字作为构成或由字义决定成语的五行者,如江、河、海、湖、洪等,因为由水字旁组成或与水有关,所以也为水;又如峰、岭、沟、壕等,因为由土字旁组成或与土有关,所以归于土;同理,城、寨、刀、剪等因为由金字旁组成或与金属有关,所以为金;而烟、煮、熬、烩等,因为由火字旁组成或与火有关,所以为火;林、杉、椰等因为由木字旁或禾字旁组成或与树木有关,所以为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偏旁部首和字义往往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的属于水,有的属于木,有的属于土,有的属于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