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产生原因?
银行和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大体来讲,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方面。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金融体系的运转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信用要求借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而且对称的。但从具体操作来讲,信息对称很难达到。一方面金融企业对交易对象的经营状况、信用水平情况很难全面地了解;另一方面,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对客户而言也是难以获知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一些道义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提供了运作的空间,从而极易引发金融风险。
金融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是金融风险产
生的内在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企业产权制度模糊,政企不分等状况的存在导致了在金融企业的实际运行中经常见到“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现象。由此容易导致出现对管理者监督和激励的不足,从而使管理者在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方面缺乏必要性,而更热衷于业绩数字的攀比。在这样一种氛围下,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也相应被提高。
内部管理不善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有力因素
内部管理的不善主要体现在决策风险和操作风险上。决策风险是源于决策的失误而引起的,多存在于高层管理中,危害十分巨大。而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低层次人员的违章操作等行为,危害性虽然不及决策风险巨大,但由于发生频繁,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
外部环境不稳定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在因素
对于单个的金融企业来讲,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法律、政治等因素。经济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经济环境过热的时候,就极易引起通货膨胀,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大。
金融监管不力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又一外部因素
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和相关性决定了它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才能达到防范和化解的目的。由于在实际的金融监管过程中存在着工具不完备、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使得监管缺乏实际效力,所以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