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作为药物研发人员,我负责任地说, 几乎所有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的,只是有的副作用严重,需要紧急处理;有的副作用轻微,无需特别治疗,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以我们公司研发的抗肿瘤药为例,其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的副作用有抑制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恶心、呕吐等;在人体的临床试验中也证明了这些副作用的存在,并且有一定的发生比例(例如恶心、呕吐分别为9%和28%),不过在停药后的恢复期内,所有副作用都逐渐消减直至消失。
不过,对于某些药物来说,其可能只有在极高剂量服用时才会出现副作用,或者只有连续、长期服药才会产生。而有些药物虽然经常服用,但其实它的副作用是在非常规用量下才出现的,比如一些解热镇痛药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可能在常规剂量下就会有些表现,不过因为强度不大,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停用相关药物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而部分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要在每天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单位的剂量下才有可能出现,此时通常都需要进行急救处理了! 所以药物是有副作用的,不过一般来说,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可防可控的……
1、消化道病变 胃肠道是人体内细菌含量最密集的场所,因此应用抗生素后,若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未被抑制的细菌(通常是耐药菌)便会大量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轻者可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重者可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甚至假膜性肠炎。此外,由于人体内90%以上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都是在肠道内合成,因此,严重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2、肝脏损害 大多数药物在肝内代谢,因此,肝脏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靶器官。对某些患者而言,采用“正常”剂量或低于“正常”剂量的药物,即可引起药源性肝炎,出现肝功能异常和/或黄疸,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
3、肾脏损害 绝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肾脏是仅次于肝脏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靶器官。主要症状包括血尿、少尿、无尿、尿中有膜状物、尿常规检查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和管型,可有蛋白尿。
4、脑部病变 个别患者对抗生素比较敏感,即使在血药浓度处于正常的情况下,也可因血脑屏障受损(如脑外伤、脑部感染等)而发生脑部病变。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球震颤、嗜睡或失眠、神志恍惚、昏迷、癫痫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