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是谁的席位?

印建平印建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京师三庙”中,先农坛太社与昊天上帝关系最密切,故皇帝亲耕籍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先农坛方丘祭神农氏(后改为祭太祖),每季初一举行;北堂雍和宫,原为乾隆皇帝赐给弘历的书房,称永安亭,后建殿宇,称“永佑寺”,祭祀文祖孔子,每年的二月、八月两次祀礼,都由皇帝亲自主持。

清帝东巡时,在奉先殿行大祭礼,在乾清宫御座前设香案、摆供品,皇帝率领王公大臣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太庙行小祭礼,由皇帝率王公大臣行四拜大礼。 每逢孟春祭天、孟夏祭祖的时候,皇帝都要在南郊的圜丘坛或北郊的方泽坛上亲自完成从迎神到送神的全部仪节。到了孟冬时祭祖先于太庙进行家祭。

这四种祭祀,分别为天子、诸侯及大夫在春秋两季举行的祭典,叫作“时巡”。而立春祭天地,立秋祭日月,立冬至冬至,立夏至夏至,立秋至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共七节,则是帝王和诸侯每年必须举办的祭祀大典,称作“常祭”。此外还有四时王庙祭,正月望夜在宫内“举灯”,正月晦日“灭灯”等仪式。 这些祭祀大典的具体形式和内容相当复杂,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周礼》《仪礼》等书。

公冶煜睿公冶煜睿优质答主

北京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角,是藏传 Buddhism 在北京的最大寺庙,清代时是“潜龙邸”、雍亲王胤禛的府邸。“雍”是胤禛的年号,他继位为皇帝,就是乾隆的爸爸。

在雍正年间这里成为“行宫”,即清帝王园居游憩之所,雍正去世后,曾在雍和宫入“大觉龛”供奉。乾隆九年(1744年),正式成为寺院赐名“雍和宫”,清朝中后期,这里成为管理蒙藏事务的重要场所。

雍和宫内的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以中路为主体,中路建筑主要有山门、银安殿(昭泰殿)、绥成殿(雍和殿)、讲经殿(讲法殿)、密宗殿、最上层是永康阁。山门殿内墙壁上悬有乾隆御笔“雍和”匾额,左右悬对联,左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右联“净心守志可会三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