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是花都吗?

牟颖灵牟颖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广州北”这个概念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 首先,在广州的管辖范畴中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花都”这个名字(注意与今佛山市南海区花乡镇、顺德区花村镇之名称的区分);相反,作为广州府的代称,“花都”在史料里却频频出现:如南宋末年杨万里有诗题作《广州花都山》,明朝陈恭尹的诗集里也有《都门送友人赴广州府理刑曹》。 《明世宗实录》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先是,采木之役,自云南大理至广东广州府属花山县,计陆程……又《万历野获编》里也说:“粤西之广陵(即平乐府)、罗州(化州)、廉州,粤东之新州,皆有黄杨木,而以花山者为最。”连明代的百姓都知道这“花山”就是广州府辖下的山了。

其次,花都地区在宋元时期属于南海县的一部分,到了明代才析出设县。所以,如果单纯讨论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的话,说“花都是广州的附郭首县”显然是不对的——广州的附郭首县一直都是番禺县。 那么,为何要说“花都是广州北”呢?这是因为在宋代,广州的北面和东北面确实存在大量人口聚居,经济也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后来花都和清远市的所在地。

在宋朝时,广州北路的主要城镇有增城、从化(宋时属广州东乡)和钟落潭。《广州记》曰:“州北五十里有增城县,本汉增城县地。”又云:“州东北五十里有从化军,本晋安乐郡。”钟落潭则因为北宋名将狄青曾在附近驻兵,故得名“钟落潭”。

除了增城、从化外,当时广州东北部还有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新塘,其商业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今天,史书记载“其市颇盛,车马阗堵”。 而清远的位置则是毋庸置疑的,北宋时清远县属广州蕃禹坊,明清时属番禺县,所以清人撰写的《广东新语》里提到“广州西北日清远县”并无错误。

需要提及的是,在当时广州的北部和东北部除了番禺县的乡村外,还有两个特殊的行政区——盐场和灶户。这两者的具体划分不清楚,但在宋代,似乎是把韶州(今韶关)、英州(今英德)所属的部分山区划为灶户,专门负责煮盐。而《梦粱录》里提到的“广州咸池盐场”很有可能就在今清远市的新兴县或德庆县一带。

总之,在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广州作为一个南方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广州北”也就成了花都和清远的代称。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

臧嫱臧嫱优质答主

不全对。广州北站是继广州站、广州东站之后,广州的第三大铁路枢纽客运站。广清城际北延线终点站是清城站,不经过清远市区。另外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清城站与广清城际北延线、广佛环线北段、广州北站站房、地铁九号线等工程同步实施一体化设计和建设,清城站不仅是城际车站,也是地铁车站。

广州北站位于花都区花东镇和赤坭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约35公里。广州北站在广州枢纽规划中属大型客站,在广州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中规划为枢纽主客站,远期承担多条高速铁路客运通过作业和部分城际列车作业,规划客车179对/日,主要办理广州枢纽西北向高铁客车和部分城际作业。

目前,从广州北站在建的高铁线路有京广高铁、武广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铁路以及武广高铁联络线、广清铁路、广铁京广货线。规划有广湛高铁、广永高铁(粤东赣深),广南达万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广南深高铁等。上述高铁线路交汇后,形成一个有10多条线路接入的超级高铁枢纽。

广州北站将与广州火车站衔接联络线。通过既有广州至广州北既有上、下行联络线和新建广州北至广州同步实施工程上、下行枢纽联络线,形成广州北至广州枢纽的3上3下列车径路。广州北站近期实施5台11线,远期预留11台20线。

规划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集国铁、城际(穗莞深、广清、广佛环线)、地铁(8号线北延线、18号线北延线、24号线等)以及有轨电车、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实现国铁、城际、地铁“三铁换乘”,是广州北部地区门户枢纽和综合交通中心,届时从花都到广州中心区仅需15分钟,到白云机场只需10分钟,到东莞、深圳仅用30分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