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字在五行属什么?
水,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三点水啊 古书中对字的五行划分是这样的: 一笔划为五行的字有:一(土)、二(火)、三(木)、四(金)、上(水); 不划分五行的字:王(土)、今(金)、子(水)、女(火)、友(木); 无行(因为字形变化而分属两行的字:人(木)、入(水)、匕(火)、示(金); 这样划分有什么依据呢? 汉代的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里有记载:“一画者,地支之首也。故首字皆从一。” 也就是说,在一笔画里的字,都以五行中的土为名,因为土是中央,象征着土地和一切始源。而且土也可以生养其他五行,所以土又称为万物之母。 二画的字,在五行中属火的多,因为它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画的字,以木为首,就像树木一样欣欣向荣地拔地而起。 四笔画的字以金为主,象征金属的坚硬和锋利。 上面的三个字,除了有五行属性之外,还有特殊的含义。比如“一”,它代表的是天地之间的起始,所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它了。
五行里面,土是最没有感情的,它被别个五行制约,同时,它也制约别个五行,所以它是中庸的象征。 所以上面说的这些带有五行属性的文字,在古代也被用来衡量人的性格,以判断人的命运。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国古哲学者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也可引申为五种物质运动)构成的。它们相互生成、相互制约,呈动态的平衡。宇宙中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是这五种物质形态及运动的具体体现。人的五官、五脏、六腑等的命名,就是采用了五行的名称,并认为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是相类应的,而且有按照五行属性的生克制化的规律进行调节。五行学说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从事生产劳动,反复观察,总结出来的。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认识,逐步地抽象出来,最后形成了理论。在五行的序列中,每一种物质均可以以某一种或某几种属性为依据分别与其它四种物质发生相生相克配属关系。
比如“金”,五色中白属金、“水”五色中黑属水。白色物质之生成是由于有黑色物质参与了变化过程,因此黑(水)生白(金)。而黑色的形成则恰恰需要白色物质的消却,因此白(金)又能克黑(水),以此类推,就成为“生我者为母,克我者为官,我生者为子,我克者为财,生我者我亦克之为囚”的相生相克学说。即相生顺序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顺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是阴阳细化的具体体现,但又可以涵盖阴阳,属于更加具体的分类方式,阴阳与五行相合,称为阴阳五行。五行之金、水属阴,木、火、土属阳,可以阴阳来概括之。五行之木、火属阳中之阴、阳,金、水属阴中之阴、阳,可以阴阳来细分之。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从其特性上概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水,如此周而复始、生中有克、克中寓生,保持着五行之间动态的平衡关系。
传统风水学说主要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解释和处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五行在易经里边是指五种状态:水火木金土,一般用阴阳五行来表述世界的本原,其中五行揭示了空间方位和时间节气,阴阳才是易经的实质。
“字”在五行中属于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