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道教吗?

佟紫寒佟紫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道教文化中,除了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太岁”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神祇体系,那就是十二辰神,又名“值年诸神”、“岁神”或“岁君”。 这十二辰神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神仙系统,其中子午卯酉四神属于四御;寅申巳亥四神属于四象(又称“四大天王”);而辰戌丑未四神却并非什么仙官,而是“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四颗星的简称。不过虽然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星君,但皆在紫微垣内,所以统称为“紫微宫君”。 至于最神秘的属水之辰戌丑未四神,其实正是北斗七星的斗魁、斗柄。也就是说,这四个神实际与北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他们在每年的不同时间具有高低之位——正月立春之时,北斗七星的斗魁永远指向正东方,此时辰戌丑未四神位于东南方;四月立夏之后,斗魁转向正南,辰戌丑未随之南移;立秋以后,斗魁指向正西,辰戌丑未移动到西南;立冬之日,斗魁指向正北,辰戌丑未移往西北;腊月小寒之际,斗魁指向东北,辰戌丑未退至正北方。 正因为此,《协纪辨方书》卷一云:“论五行方位,以正月建寅,万物发生,故土居西南,而金火次之。四时俱远,惟水居乎北,所谓‘生我者父母’也。”

而十二辰神的排序亦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意味。《周礼·春官》:“圜丘祀天子,圜丘祀日月。”郑玄注曰“言圆丘者,谓祭天之处。”宋代学者朱熹据此注释《易·乾》篇“大哉乾元”一句说:“盖天地之形虽圆,而人之所祭,则方其地,而高其坛。” 可见古人祭祀天地,取形的根本在于天圆地方。那么为什么又要设置一个圆形的坛场呢?明代学者郎瑛解释道:“古者,帝王继天立极,建都立邑,必先择地形,今京师正阳门外,本有太极殿,四隅有坛,各应阴阳八卦,而宫在中,恰应皇帝之人也……至若京师之外,府州县乡,莫不具此四坛,每遇元辰之日,各依方位而行礼。”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看出,道教之所以推崇生肖鼠等十二生肖,其实正说明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这一文化内涵的确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干支历法密切相关。

于昕汐于昕汐优质答主

生肖不属于道教,生肖文化是基于中国十二时辰和农历二十四节气建立十二地支,以十二种动物用来计年并同时用来记人出生的年份,以属相纪年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国的十二生肖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山西运城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动物图像和国内各地出土的大量汉以前生肖俑的记载,十二生肖像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史料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诗经》,它用生肖动物纪年来叙事:“无羊”篇,有:“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唐《开元遗事》记载:每岁一声,自子至亥,十二年周而复始,称为十二年生肖。按十二种动物每年轮换,来寓意每个人所出生的年份生肖属相,所以称为属相纪年。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虽然有着不同的演变过程,其基本内蕴是一致的:十二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十二种特定的品行,十二种不同的处世方法,十二种相生相克的行为规律,以动物的代称方式,反映人性的特点和生存的行为规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使人们既能够在自然中求生存,又能够在社会中去生活。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一直深受人们青睐,在民间流传甚广,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以至古代的文人雅士也会用十二生肖来互相调侃,相互赠答。

十二生肖的周期是基于天干地支纪年而产生的,同时地支亦为十二,十二生肖与地支是一一对应的,故十二生肖的生肖周期也是十二年,生肖即属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