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有人数限制吗?
企业给员工缴纳年金,在员工在职期间是不允许提取的。 在退休之后(一般规定为退休时男性不低于30年、女性不低于25年的工作年限),由养老保险基金将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划转至企业年金账户中,这些资金就属于职工个人了,可一次性全部提取出来使用,也可以分期或者分次提取。 至于这些钱该怎么花、怎么存就全看职工本人了。当然,如果职工在退休后又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新单位可以继续为他缴费建立新的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里的钱就会累计起来,同时还能享受相应的投资收益。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个人来说,企业年金不是必需的福利;但从企业层面来看,设立企业年金制度是一种义务。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地区)政府都对企业和劳动者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了强制性或鼓励性的激励措施。如美国为雇主和雇员各承担17%的企业养老金缴费,日本则为雇主和雇员各承担41%的企业年金缴费。我国《社会保险法》也明确界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职工参保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企业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负担的起缴费。对于企业而言,也有一定的用人规模要求,一般要求参加企业年金人数不低于企业总人数的50%。也有企业在实行时,把全员参加企业年金作为吸引人才的措施。由于企业年金费用是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的,因此企业年金计划的实际参加人必须是已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在册正式职工。同时,考虑到企业年金的缴费一般与职工个人薪酬相关,劳动关系未满1年的职工、试用期的职工以及采取临时性、季节性用工方式的职工,不纳入实施企业年金的范围。
由于企业年金的费用在企业薪酬总额之外另行确定,对于个人而言,是否参加企业年金应以自愿为原则,尊重个人的选择。个人不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和本人不再缴纳企业年金费,已缴纳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待其退休或变更受雇单位时应随同转移,在此之前个人不得自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