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国铁人是谁?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底下都是水军… 先说我的结论吧,这个人叫查有梁(chā yǒu liáng),是云南华宁县人。
1954年生,1976年高中毕业,身高168cm体重102斤,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铁人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主要有以下这些成绩: 1979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一千五百米冠军,打破全国纪录 1983年第全国田径锦标赛、全运会预选赛一千五百米冠军 198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五千五百米冠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五千五百米亚军,创造当年亚洲人在奥运会上该项目最好的记录 1984年全国田径甲级联赛一万米冠军 1984年和队友一起获得亚锦赛男子4×1000米接力冠军 1985年获得国际田联大奖赛卡尔斯鲁厄站八千五百米第四名,创造了当年的亚洲最好成绩 1988年参加汉城奥运会,在万米决赛中位列第四 再贴几张当时报纸的报道
蔡锷,字松坡,与蒋中正、白崇禧、李宗仁、张岳峙、黄绍竑(中国近代史著名的“广西六巨头”)。蔡锷14岁考入云南讲武堂。1907年,他秘密加入同盟会。曾参与镇南关起义。1911年,蔡锷被派往四川,参与领导了四川保路运动,后被派遣回云南组织领导新军起义,12月1日宣布新政权成立,蔡锷被推为都督。1912年,被袁世凯调往北京,表面上担任陆军部秘书长、云南骑兵第一师师长、参政院参政等,实际上被软禁在北京。袁世凯称帝后,他于1915年底利用治病之机,化装逃离北京南下,到达昆明后,与唐继尧、李烈钧等发动护国战争,被公举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任云南都督兼民政长。
蔡锷率部入川与袁世凯派来的军队作战,先后取得叙府、纳溪、泸州诸役的胜利,后又率部入黔,攻克遵义,准备攻歼贵州首府贵阳时,因病重而回昆明。1916年7月,蔡锷病逝于日本,时年仅34岁。蔡锷将军作为护国运动的核心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华民国的“再造之勋”。蔡锷一生虽短暂,然其为国奋斗献身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将与日月同辉。孙中山先生亲笔挽诗两首,以示纪念,诗曰:“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志奋高原,群山皆让路;气吞南海,怒浪为回波。独坐楼船悲虎穴,徒留金甲镇龙坡。官儿倦矣,硕果仅存,四海无人对青天。”
蔡锷,字松坡。汉族,湖南会同人。中国近代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军事家。
蔡锷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青少年时期,曾在湖南邵阳等地湘军中当兵弁,从师事新化人邹代钧学算学与绘图。二十三岁考上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云南新军第十镇任帮带(即排长),接着升为管带(连长),并相继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后任新军协统、云南陆军讲武堂教育长,参与策划镇南关起义和钦州、廉州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时,蔡锷被派往四川,参与其筹划领导的保路运动随即发展成为四川辛亥革命。四川革命军政府成立后,蔡锷出任副都督、民政司司长兼蜀军总司令。一年后,应袁世凯电召入京。不久,任云南都督。袁世凯称帝后,他从北京冒险脱身南返,由北京经上海、日本抵昆明,于1915年底与唐继尧等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并任第一军总司令,讨袁护国。他率部击败袁世凯派出的北洋军之后,继进兵四川,兵威直抵鄂境,对促成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次年7月,奉命入京筹边,病逝于日本福冈,终年34岁。
蔡锷一生戎马倥偬,转战四方,身经百战,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爱国热忱,为反对国内外敌人,屡屡建功立业于军事战场之上,深得广大军民的拥护与爱戴。同时,又以善于治军、善于用兵、勇于攻战著称于世。蔡锷治军的突出特点是: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加强军队的教育管理,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和发挥士兵的政治积极性与战斗积极性。1912年9月,他被袁世凯调北“软禁”期间,以“爱国将领”的声望,常到北京各军政院校及学生团体中讲演。他从“军人道德当从爱国二字做起”的角度,提出“国家之强弱在人民,人民之强弱在军事,军事之强弱在军纪”,强调军队要加强“爱国”和“守纪”教育,并向青年学生提出“进德修业,为国献身”的要求。这年12月,蔡锷受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