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名企业吗?

江炳伫江炳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台湾新名”这个名称是大陆这边起的,用来指称在台日商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企业的正式名称是——“台商独资企业经营事业”(SOEs)。 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与两岸的直接通邮、通航,大量台湾民众和资本家来到了大陆投资兴业,其中不乏具有深厚产业背景和经济实力的大陆台商。他们在大陆的工厂多从事精密机械、电子元件、光学仪器、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在当时正属于进口替代型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台湾的产业优势。 这些台商带着技术在大陆落地生根,除了采用合资的形式与大陆当地企业合作外,也有不少独资经营的企业。为了区别于纯粹外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这些台商独资企业被统称为“台湾新名企业”。

事实上,现在被称为“台湾新名企业”的这些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台商在大陆最早的落户企业,它们当中不少成立于25年前甚至更长,当时正是台湾新兴制造业飞速发展之时。虽然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来到大陆投资和开拓市场,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新名的企业在大陆的外商投资领域中都处于领跑地位。 如今,时光已经驶过新世纪的十年,台湾新名的企业也早已成为大陆外资企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当中有的已经将生产基地迁往海外,有的则通过不断投资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它们的产品也逐渐从过去主要供应特定客户群的高端产品向中低端产品转型,价格敏感型的产品越来越多。不过,尽管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台湾新名的企业大多仍能占据一席之地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成绩。

季如碧季如碧优质答主

在大陆发展的台资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涉及机电、电子及轻工产业。这些地区用工紧张及工资大幅上涨,是台商投资“西进”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大陆中西部地区新批台资项目占全国29.35%,实际使用台资金额仅占6.5%。这说明仍有大部分台资企业在中西部投资存在诸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又在很大程度上归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及硬环境建设落后。

为了解决此方面的障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最近公布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若干意见,在这‘27条’中,关于台商投资园区的建设问题,主要包含四方面:一是支持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在两岸产业对接、贸易流通以及两岸人员往来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支持在泉州地区建设台商投资聚集区,开展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推进对台合作平台和口岸建设;三是支持在福州建设台商投资聚集区、在平潭建设台商投资园区,加强两岸光电产业合作以及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四是支持在漳州角美等地建设涉台产业项目集中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及先进制造业合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