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在五行代表什么?
“子,亥”在五行中属水; “寅,卯”属木; “巳,午”属火; “申,酉”属金;“ 辰,戌,丑,未”属土。 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元素,被古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生克规律。 五行相生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先哲认识世界本原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贤明的人调养身体必须顺应自然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规律;适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调节情绪变化,做到喜怒哀乐均有节制;根据阴阳属性的不同,适当区分睡眠时间和运动方式等。这样,疾病就不会发生,而使人健康长寿。
在中国传统的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分别代表五行,这种把“色”与“行”紧密联系起来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及文化背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色也由象征东方的色彩,逐渐成为象征高贵、高雅和权力的颜色。
青色也作为“青天”“青鸟”的专属颜色,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中国人传统的五色观认为,五色是所有色彩之源,也是所有色彩之本,一切色彩都不能与五色相抗衡,所以五色又称为“正色”。“五色”在封建等级制度中,是统治阶级用以显示其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色。
青色,五行之中东方之色,象征着万物复苏、生命繁衍,以及生长的力量。这种来自上古的色彩,沿袭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古人在发现和使用颜色时,将不同的“青色”进行了命名,在流传过程中又形成了诸多富有韵味和诗意的别称或雅称,如葱青、竹青、茶绿、空翠、柳黄、蛋青等。
五色青黄赤白黑,每色又分深浅二色,合为九色。古代颜色之名繁夥,如《说文解字》释“色”字,即谓“象形,各象其 colour 之形”,并引申出“各色”“美色”“脸色”“姿色”等义,其下共收各类色字近三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