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检查一次?
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应该定期监测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了解喂养和大小便情况; 1-3个月,每周监测身高、体重,了解每日奶量、辅食添加情况,观察行为智力发育情况。如怀疑发育迟缓或异常,应及时就诊; 4个月以上,每月测量身高、体重,计算每日增重、生长速度,观察行为智能发展和营养状况; 6个月后,每隔一个月测量身高、体重,及至周岁时,评估生长发育是否达到同年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之后每年测身高、体重两次,随时注意儿童有无异常状态出现,包括情绪、饮食、睡眠、大小便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异常情况,发现后立即就诊。
另外,在宝宝3个月、6个月、9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分别进行口腔、眼睛、耳朵的检查,尽早排除宝宝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在宝宝6周、4岁、7岁时,需要分别接种乙肝疫苗,这3次是必打预防针。
宝宝从出生到6月大时需要注射12次免疫针,包括卡介苗、百白破、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等。如果妈妈有母乳喂养意愿,建议在产后尽快开母乳指导课程,学习科学哺乳技巧。
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院前、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各体检一次。3周岁以上的儿童每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
常规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身高及体重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
行为检查:宝宝对光线、声音反应是否正常;
体格:头围、胸围等;
化验检查,微量元素、血红蛋白(HB)、血型等。
特殊检查:
听筛检查:宝宝是否听得到声音,是否在正常听力范围内,有没有听力下降。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采取的测听手段也不一样,通常0~6个月的宝宝采用的是听性脑干电反应,6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能进行行为测试的,可以选择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干电反应;
五官科常规检查:包括眼外观、眼睑、结膜、角膜及虹膜、巩膜、视力等情况; 检查鼻部外观、鼻腔粘膜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及鼻甲肥大;检查咽部粘膜情况、有无增生肥厚及小瓣状改变、有无淋巴滤泡增生、有无咽后壁脓肿、咽部异物等; 检查喉部情况、有无炎症。
口腔科常规检查:检查牙发育情况、有无“地包天”、口呼吸面容、高鄂弓等异常情况;检查腮部外形有无肿胀、压痛等异常情况;检查舌系带过短及舌形态、色泽、有无裂纹;检查唇形态、色泽、有无皲裂、疱疹、唇珠、副唇等情况;检查颊部粘膜、颊脂垫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