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的五行是什么?

曹昕予曹昕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莫名其妙,儒字怎么会有五行呢? 但是如果换一个问法,问题就变得清晰了——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时候,这个学派具有五行属性吗? 孔子的生辰八字很特殊,是甲午、乙未、丁丑、壬寅。

按照徐子平的理论,这种八字叫做“阴阳错乱”,主一辈子奔波,无祖业,先难后易。不过,徐子平也说了,这种人如果能遇着个赏识他的贵人,就可以飞黄腾达。 孔子就是遇着了这位伯乐——卫灵公,才成为鲁国大司寇的。(《荀子·贤者》载:“孔子始逆宾于郊而奉之。”)

有了卫灵公的信任和支持,孔子开始大展拳脚,从鲁国大司寇到周游列国到著述整理,成就了一番大业。 如果把卫灵公比附成一位神仙的话,那么他在位期间,正好相当于壬寅年到癸卯年。这二十年正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孔子周游列国的时期,也是儒家和道家两大流派由萌芽走向成熟的时期。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是儒道二家“五行俱全”的时期。

到了后期,儒家强调尊礼、孝悌和德行,开始远离阴阳术数;道家独尊老子为始祖,开始抛弃黄帝,更舍弃了轩辕氏的姓。这样,一个以礼乐教化为中心,一个以道德清静为至尚,一阴一阳,各走一边,渐行渐远……直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又重新聚合在一起。 所以我说,儒的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为什么是这五个呢?因为它们分别代表儒家的五种技艺——礼(冠礼等)、乐(雅颂等)、射(大射等)、御(驾马车等)、书(书写等),还有农耕文明中的金农具、水利,以及火的文化——饮食文化(烹煮)、文字文化等等。 总之,儒是在阴阳家之外,由孔子创立并在后来逐渐被道教吸收的,一种全新的宗教和文化体系。

牟颖灵牟颖灵优质答主

儒家文化精神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仁礼合一、以仁统礼、五常五纪”来表示。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纪者,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等人伦关系也。五常五纪是仁礼合一、以仁统礼的内容框架和具体展开。五常以仁为首,体现为五行的五德,五纪是五伦的代称,五常五纪体现了儒家五行式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

我们一般都只说三纲五常,实际上五纪的说法是与五常相对应的。《白虎通义》说,“五常者何谓也?谓仁、义、礼、智、信也……五纪者何谓也?一曰君臣,二曰父子,三曰夫妇,四曰兄弟,五曰朋友。”又说,“五纲六纪者何谓也?”这“五纲”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加两纪,或者说是五纲加一纪。由此可见,三纲五常是不完整的提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五常五纪。

五行式思维是中国思维结构的根基,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五常五纪其实就是用五行式思维总结出来的中华文化精髓。它与西方文化以主客二分为基点的结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却一直未能在现代中国引起广泛而足够的重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