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什么时候?
我也很想知道,今天山东和辽宁那场比赛看得我是如坐针毡啊! 以前看广东队时,即使没有阿联,周鹏,任骏飞的时候,至少还有王哲林,汤普森,阿日这样的内线撑着,现在内线的压力全在陶汉林的肩上,看看最后关键时刻他的那个篮板,简直是救命板啊! 而辽宁这边,大韩的伤势对辽宁的内线冲击很大,李晓旭又因伤缺阵,付豪虽然挺能跑,但对抗性和力量不足,遇到强一点的外援内线几乎没招(看看昨天孙悦对四川的比赛,刘炜都惊了),贺天举虽然能投三分,但防守端简直就是漏洞。
如果大韩再受伤,辽宁内线真的没人了啊。。。 刘志轩能打打三四号位还行,让他硬着头皮顶内线,真的是要了他的命啊。。。 希望辽宁赶紧把莫兰德签下来,山东那边丁彦雨航基本确定明年复出了,如果再没有强力内线,真不知道明年辽宁内线会打成什么样!!!
在CBA第21轮青岛主场胜上海的比赛中,外援吉布森拿到82分,创造了CBA单场得分新高。82分,这听起来是一个惊人的大号两双,实际上也是CBA20多年来的单场个人得分新纪录和外援最高得分。
在我们国内,外援是篮球界中的独有产物,CBA20多年来,外援的水平和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外援也给国内球员做出了很好示范。他们当中,有些外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从点滴做起,用出色数据和表现,为所在CBA俱乐部赢取着一场场宝贵的胜利;有些外援不但能力突出、个人特点鲜明确,还特别善于将自身的特点与俱乐部的战术需要融合,甚至能带领一帮国内球员去争夺冠军,外援在CBA的发展和作用正变得愈来愈重要。
CBA中的外援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外援从CBA初创时期被引入起,其目的很“功利”,就是为各俱乐部增加得分能力,以确保CBA的观赏性和比赛场上对抗性。外援个人能力普遍一般,基本上国内球队谁想引援,只需打个电话或是发封邮件就可以了,很少有国内球队为选择外援而去海外进行考察,而更多的外援也是打完CBA后再去NBA寻找机会。在那个时期,每支球队均会以“双外援”出战。因为当时的外援水平偏低,所以国内的年轻球员机会多多。
由于CBA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篮球市场价值的日益凸显,海外的球员对加盟CBA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同时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CBA各队为了能提高成绩和在球迷当中的影响,也竞相高薪聘请高水平的外援到队效力,从而出现了各俱乐部争抢大牌外援、薪金高涨的局面。
外援的大量涌入使CBA的发展日趋合理化、职业化,同时,使CBA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但随着外援水平的越来越高,给各队自身培养的年轻球员上场锻炼带来了很大困难。从2004年CBA开始实行的“四节5人次”的外援制度,到2010-2011赛季开始实行“4节6人次”的外援制度,再到2011-2012赛季开始实行“半决赛开始4节5人次”的外援制度,这3个阶段的外援制度对年轻球员的上场机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