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重庆几条?
目前,重庆市共有8条运营线路、1条支线,为轨道交通2号线(含蔡家支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5号线、6号线下延长线、9号线、10号线、15号线一期及二塘停车场出入段线。
到2022年,全市将建成和在建轨道线路共229公里 ,覆盖城市核心区及周边重点乡镇。其中,新开工建设的9号线,是一条串联两江新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的区域通道;10号线二期是连接南岸和江北的南北向干线,在渝中区与已运营的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交叉;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可接驳机场航站楼,实现乘客快捷换乘;15号线一期是连接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城区和江北国际机场的跨江快线……这些线路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增强网络通行效率。
据重庆市住建委网站公示的信息显示,今年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到年底通车里程达370公里。
预计到2022年,全市建成和在建轨道线路一共229公里,同时启动建设18个轨道车站。届时,重庆地铁总通车里程将达到400公里左右。
随着城市发展和轨道客流的不断增长,目前重庆轨道交通日均客流已超过200万人次,高峰日达到290万人次左右,线网日客流强度持续位居全国第一,轨道交通正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新一轮《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近日正式获市政府批复实施,到2035年我市将规划建设16条、长854千米的轨道交通线路和962千米的市域铁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据介绍,轨道线网规划在保障城市功能、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畅通高效联系、构建多模式融合公共交通系统、实现TOD引领城市立体综合发展、促进交通枢纽一体化衔接、引领主城都市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支撑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轨道上的都市区”规划,将强化网络“内畅外联”:内部构建“中心加密、两槽提速、两环牵引、外围辐射”的线路分布格局,“四网融合”提升轨道交通整体发展质量;外部以川渝“1小时交通圈”“1日生活圈”为目标,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和城市轨道交通“四铁融合”,支撑双城经济圈发展。
规划构建“三心、三环、多放射,一网、两域、多枢纽”线网结构。“三心”即突出三中心,轨道网集中向中心城区中心区、东部槽谷、西部槽谷三中心放射。“三环”即规划普环(轨道交通普线加轨道交通快线形成的轨道环线)、快环(快一线、快四线、快五线+江跳线)、外环(快二、三线+璧铜线、渝合线、渝潼线等市域线)三层次的环线系统。多放射,即多方向的放射骨干线。
“一网”,即16条、854千米的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主城1365千米线网和大足、綦江—万盛98千米线网两部分。“两域”即中心城区轨道普线+轨道快线组成的普快线网和覆盖主城新区的市域线网。“多枢纽”即构建以17个主辅综合客运枢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内外交通有机融合。